本想写一篇原创文章,但今天确实太忙了,实在顾不上就转载一下六品锦衣卫的文章(小六的文章一直很给力),本人观点:配合警察不丢人,现场怼警察,发文批警察不是什么荣耀,再说一点也有可能够上违法。(近期抽空写一篇)
文:六品锦衣卫 原标题:一个被查身份证的人,为何会走到“被传唤做笔录”的地步?
今天有篇文章挺火的:
文章以一名前记者的身份控诉了自己在地铁口附近的街上,被民警、辅警截停要求检查身份证,而他不出示身份证随后拿出手机拍摄民警执法,被带进派出所,并被“强行搜身、口头传唤、制作笔录”的事。
六哥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一名前记者1分钟甚至几十秒可以摆平的事,为什么会一步步走到了耗时3小时才结束的如此地步的。
六哥也是名派出所的民警,每天会在执勤巡逻的街上及重要部位检查很多人的身份证,大部分人都是配合的,毕竟出示身份证只需要不超过1分钟的时间,然后被查的行人继续匆匆赶路。当然也有不配合的,就如同文中前记者所说的,质问民警“我长着一副犯罪分子的模样吗?”
上面这张图是记者自己爆出来的,他将两个人都没有打马赛克,是为了配图下的文字:有网友说我肯定长着一副犯罪分子的模样,图中左边的是我,我就长的这鸟样。
不过六哥还是好心的替与此事无关的大爷打个码吧。
警察能不能查身份证?一会儿我再给大家说法律规定,我想先问问大家,警察为什么要查身份证?真的如同这位记者所说的,仅仅是为了查获逃犯吗?(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的原因)
不是,检查身份证主要目的是“检查”,是在“检查”中发现可能有危害公共安全的蛛丝马迹或端倪。
比如,六哥曾经在很多年前(现在也不敢了)某路段上设卡堵截,一夜间查获逃犯1人,欲寻仇打架人员3人,乘出租车因说不清去哪而下车离开的2人,刀具6把,T型锥2根(盗窃专用自制工具)。如果这些人、这些物品没有被查获,谁知道那晚、某个地方会发生什么?
六哥那晚查了这6人,就准确的发现了6个“坏人”吗?当然不是,警察又不是二郎神开天眼,怎能看出谁是坏人谁是好人,怎么能知道谁将会为社会带来不安定,确实只有查了才知道,那晚查了被放行的好人不下几十个。
而警察检查群众,最容易被人接受的理由是什么?当然是检查身份证。
为什么?查个身份证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受了莫大的侮辱,你觉得如果警察直接对着过路的群众说:“打开包,我检查一下里面有没有赃物或作案工具。”他们能接受吗?
可能很多人会说:“警察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在马路上查身份证?”
六哥作为一名基层民警来说:“确实是。”大热天或者大冷天,不在屋里吹空调,站在大街上被晒或挨冻,被查的群众一分钟就离开了,检查的民警一站就是一天,还要心情极差的被人“索要执法证”和被怼“我长的像坏人吗?”说真话,如果不是上级硬性安排的这种任务,打死我都不会主动到街上“找骂去”,也说句不负责任的话,警察不在街上盘查,一旦有坏人行凶,请放心,第一个倒霉的绝不是警察。可是想要揪出这个可能对社会将要造成危险的坏人,必须以检查所有人为前提,包括检查好人。
可能还有朋友会说“岁月静好,哪有这么多坏人啊?”六哥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民警,一年能抓进去各种违法犯罪的人有一百多个,你觉得他们都是被冤枉的吗?另外,朋友们,看看周围,最近的公共场所发生的暴力事件还少吗?今天好像还有两个地方发生了个人极端事件吧,为什么他们能带着刀在大街上堂而皇之的突然发难,因为已经少有警察敢上街盘查了。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们一起来谈谈正事,说一说一位被查身份证的记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被传唤做笔录”的地步的。
首先,我们做个假设,就是这位记者说的都是真的。
第一步:记者在地铁口被辅警拦住,说要查他身份证,旁边还有一位民警在“教训”其他人。
这一步该如何去做?如果记者掏出了身份证出示给辅警或民警,他们在自己的核查仪器上一刷,并简单询问情况发现无异常后,记者被放行,这个时间大约不会超过2分钟。
但是,记者没有出示身份证或者报出自己的证件号码,而是说“你是执法吗?你执的什么法?你查我依据是什么?”并掏出的不是身份证而是手机开始拍摄民警,并说“公安部说了,你们要适应在镜头下执法。”
不知大家怎么看这个行为,六哥个人认为,但凡是个智商不低于80的人都会表现出烦躁、气愤的情绪。因为在一线警察看来,你几秒钟拿出个身份证看一下走人的事,却不拿,在这里给我一个奉命执行任务烦烦的基层小屁警“显摆”你“真懂法”,并拿出“公安部”来对我施压,在我们基层民警看来,这人既矫情又讨厌。
走到这一步,记者错没错六哥不想评论,但是身为基层的六哥知道,被怼的民警或辅警戾气已经开始积攒了,因为他们觉得很憋屈。
这位被查的公民认为,警察没有权力在街上查身份证,他认为:
警察查验身份证只能依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相信这位前记者是潜心研究了多年的警察检查身份证的法律条文的,毕竟他自己提到了在“2013年1月7日《南方周末》报社门口”被警察查过一次,有了那一次被查的不快,六哥瞎猜他必定要回去努力做功课恶补法律,不过学成归来一直没有用武之地,这次终于碰到“倒霉蛋”查他了,多年的勤学苦练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记者认为,地铁站属于城市公共交通,不属于铁路、港口、码头,所以在这里不能查验居民身份证。
但是《人民警察法》第六条有这样一个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法律赋予警察有预防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责,查验身份证件是一种不侵犯人权的将隐藏于社会中的有违法犯罪苗头的人揪出,预防违法犯罪的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
同时,国家为了应对形势的变化,特意在2015年12月27日颁布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其中法律中有这样的规定:
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较大以及遭受恐怖袭击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活动、设施等确定为防范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报本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备案。
第三十四条 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和管制物品,应当予以扣留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五条 对航空器、列车、船舶、城市轨道车辆、公共电汽车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营运单位应当依照规定配备安保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掌握重点目标的基础信息和重要动态,指导、监督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履行防范恐怖袭击的各项职责。
公安机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重点目标进行警戒、巡逻、检查。
这些条款的意思就是说:公安机关应当将大型活动场所、城市轨道交通站(地铁站等)等场所定位重点管理的目标单位,并对进入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自然是全方位的,对于人员来说就包括核验身份和物品安检。
把六哥个人理解的可能不正确的法律说完后,我们继续往下看。
正是有了这第一步的查验身份证的不配合后,才会有了下面的第二步,记者跟着民警回了派出所核验身份。
不管是记者因“拒绝、阻碍执行职务”被口头传唤也好,还是记者主动跟着回去核验身份也好,六哥不得不说,双方各自心里憋着的一口气的情绪,已经让双方开始暗自较劲了。
就表现为,记者即使再口口声声说配合,也不出示证件并继续使用“你们没有查我的依据”的在民警看来的“挑衅”言语和行为,继续恶化局势,或许也希望能引来民警或辅警的情绪失控对其造成伤害吧,这可将是一个大新闻。
同时,派出所的民警或辅警确实也被这件事所带来的情绪牵着鼻子走,出现了“态度极差”或者“怒斥”,还好他们忍住了憋屈,没有动手打人。
记者提到的关于在派出所内“强行搜身和扣押”的情况,六哥也有必要说一下:根据公安部“四个一律”的规定,进入办案区的人员一律进行人身和物品检查是硬性规定,不存在故意刁难的行为,但是不排除带着气的民警或辅警会带着情绪进行检查。
在派出所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检查?为什么记者的笔记本电脑都不放过?朋友们一起来看一下公安机关查获的部分物品:
这是梳子吗?
这是腰带吗?
这是电脑吗?
其实,走到到派出所开始制作笔录这一步,再往后讨论前记者写不写检查、删不删除手机录像的事,六哥已经觉得没有任何意义了,也不是我想说的关键了。
前记者所认为的非法扣押也好,非法搜查也好,你也尽可以去投诉、去诉讼,去继续和公安机关相互伤害到底,舆论被炒作起来了,无非最坏的就是民警处分、辅警开除、领导记过的切割基层,无非最坏就是以后所有的基层警察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都不再去查身份证了。
但是六哥一直想让所有人反思一件事:一个为了大家安全的不过20秒的掏出身份证的配合执法的行为,为什么会一步一步走到了3个小时才解决完的地步?
无非是都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心中的敌意而积攒戾气、相互伤害!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可悲的是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相互理解的平和美好,只剩下了互相伤害后的同归于尽!
对于基层的民警和辅警,六哥不想评价他们的对与错,只是想劝劝他们,不要再去上街查身份证了,你们这样的辛苦很多人不领情,保留一颗“无为而治”的心,发生了什么事就解决什么事,你把黑暗挡在了身后会让很多人认为,这世上本没有黑暗。
对于这位被查的公民,六哥也不想评价他的对错,只想给他说说我一个基层警察被非警察检查的经历,告诉他配合并没想象中的那么难。
那天我值完勤,恰逢下午六点,终于可以早回家一次了,顺手把办公桌上的一些不用的物品一起带回家,因为杂物太多,找了一个白色的泡沫盒子装了进去,并在外面套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拎着。
拎着沉重的盒子排着队一一刷卡,走进公交站台,大家都顺利通过,唯独我被一只大手无情的拦住:“同志,请等一下,你拎的什么东西?”十几双眼睛顺着声音齐刷刷的投向我这边。
这就是公交部门工作人员检查持有可疑物品人员的一个正常行为,不知你如果这样被大庭广众拦了下来,你会不会暴跳如雷和工作人员理论“凭什么查我”?
六哥放下手里的物品,给公交部门的同志笑了笑说:“几本书,还有棉帽。”
公交部门的同志说:“麻烦你打开看一下。”
不知当你面对这种笑脸贴了冷屁股时,你会不会暴怒“你侵犯我隐私权了”?
六哥按照要求打开了泡沫盒子的盖子,他们看了一眼,说了声“谢谢”,六哥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了公交站台,坐车回家了。
坐在公交车上,我在想,从我进站被查,到完全放行,一共用了不到一分钟。而这一分钟,可以保证我会不受伤害的好好活着。
六哥实在不想给任何人辩护,也不想评论谁对谁错,只是作为一名老一线警察真的体会到了这些年“警不敢出、人不敢追、枪不敢用”的悲凉,或许不久的将来,一线民警又会在提醒自己禁做事项的小本本上再添上一条:不要在街上查身份证。
你可以认为这是公民意识的觉醒,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公安机关的滥用职权,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怎么想,我们都会承认你赢了,不是我们真输了,只是基层心太累,懒得再去争辩了。
要知道,在“互相伤害”、“同归于尽”中,没有赢家!
来源:六品锦衣卫
上一篇:杭州警方抓获一偷狗团伙地下狗肉制作窝点曝光现场互动触目惊心
下一篇:互联网活动游戏界第一人如今为何淡出江湖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配合警察不丢人现场互动怼警察发文批警察不是什么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