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除了足球队,其他的都去了。”白岩松的这句笑谈指的是赴俄观赛的10万中国观众,以及在本届世界杯上总支出达53亿人民币的中国广告主们。
从八年前的南非世界杯开始,赞助商席位中只有一家“英利能源”来自中国,直到今年,7家中国企业突现世界杯,覆盖三个赞助级别。
传销般洗脑的“boss直聘”“马蜂窝”,还有被玩坏了的喝了蒙牛的梅西,赛事还在继续,广告也在持续发酵。
随着《超时空同居》火了之后,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土味情话”,在追逐热门的浪潮下,本次世界杯也惊现了一大波“土味广告”,相比于官方阵地上广告的克制(如万达),央视的世界杯广告则透露出浓浓的中式“土味”。
脑白金学徒—马蜂窝,跟洗脑广告鼻祖脑白金一样,马蜂窝也使用了重复口号的套路,虽然广告最终也没介绍旅游为什么要上马蜂窝,但却也引起了观众的好奇,下载马蜂窝一看究竟。
如果说马蜂窝是脑白金的学徒,那么boss直聘简直就是关门弟子了,广告迎合了世界杯的氛围,呈现了球迷疯狂呐喊助威的氛围,密密麻麻的人群,旗帜,横幅,重复且声嘶力竭的呐喊着广告语,不得不承认boss直聘的广告词简单而直接的将其核心特色表达出来了,广告也在尽力讨好球迷,拉近跟球迷的关系。Boss直聘CEO赵鹏发朋友圈表示,其App在iOS的下载已经排名商务类免费榜单第一名。
但有些观众却不买账,在世界杯这样“洋气”的平台上,boss直聘的广告也实在是充满土味,不止挑战了人们的审美,还将观众沉静在世界杯激情放松的心态中拉回现实,一秒钟让你想起可怜的薪水和升职的渺茫。所谓我正在看球,你跟我谈工作?!但boss直聘凭借这样一则广告抱歉了眼球也是不争的事实。
广告的审美见仁见智,无论如何,世界杯营销的的确实一笔划算的买卖。
除了这些大头的广告投放,我们也来看看其他人是如何搭乘这波浪潮的。
2018年6月27日,也就是昨晚,世界杯卫冕冠军德国队在第三轮小组赛中,以0-2的成绩输了韩国队,成为世界杯目前为止的最大冷门。
而从27日晚到28日凌晨,“懂球帝”APP陆陆续续的发了10条左右的push消息,当德国队爆冷门出局的时候,球迷的心情一定十分激动,需要一个情绪发泄口,“懂球帝”在这点是不止做到了讯息快速还考虑到了用户参与互动,一波波及时操作为“懂球帝”APP带来了千万流量。
吃货的世界杯—世界杯给餐饮行业带来了巨大流量,据悉,天猫酒水已为世界杯备货10万吨啤酒,是上届世界杯的10倍……世界杯还没开始,已经有超过3000万只小龙虾经由天猫盒马口碑饿了么被“吃”了。饿了么将推出多款“世界杯外卖套餐”,众多夜宵热门菜品也将在世界杯期间5折封顶。不止酒吧集体看球,就连茶馆也搞起了佛系看球,世界杯套餐、球迷专属套餐,一波波的花样接踵而来,24小时不打烊。更借助网红探店、解说现场互动、赛前竞猜获奖等活动,快速吸引流量树立品牌。
电商网站上,“世界杯走起”“世界杯购物季”等字样充斥屏幕。
球衣、球鞋、世界杯吉祥物、球迷贴纸、手环,啤酒、零食,就连熬夜提神的保健食品同样大卖。就连银行也紧跟潮流,推出相关主题产品,包括世界杯主题特色理财产品、信用卡等产品纷纷上市,均为球迷专门打造。
“世界杯”足球赛是一次四年一遇的商机,和世界杯相关的消费也会在世界杯期间持续升温。而对于如何能够恰当地参与其中,既能够获得流量,又不会引起反感,这也将非常考验运营团队的操盘能力。
/End.
写在最后:
其实你只需做你擅长的事情,其他的交给靠谱的我们就好。
You be the hero,We got your back
分享: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世界杯浪潮中的中国广告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