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屏互动软件全新升级为 6.0 啦,启用了新的网址,还是永久免费,但有更多惊喜。点击立即体验

上海书展首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抽奖活动

新闻 乐宝 192浏览 0评论

上海一年一度的阅读盛宴如约而至。昨天是书展开幕第一天,许多热情读者自觉地在展场外的各个入口处排上了长队。场内每一场活动都一座难求。书展现场读者的阅读热情更是温暖了每一位从业者。我们来看看书展第一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活动?

1

商务印书馆重点书上海书展5连发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200种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8月15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新书对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子善,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勤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邹振环,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出席对谈会。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入了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华原创学术名著,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兼及其他,涵盖文、史、哲、法、政、经、社会学、教育学、地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意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丛书”遵循“学术史的眼光”和“经典化的策略”,对入选书目进行严格把关,即要求入选著作是该学科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经典之作或代表之作,具有文化积累意义和学术传承价值,具有国际和国内影响。“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全部采用布面精装形式,典雅庄重,宜于阅读和收藏,是首次将丛书整体出版,涵盖全部200种图书,为目前国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大型现代学术原创经典。

《涵芬楼烬余书录》献礼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8月15日,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图书馆主办的“张元济与中华古籍保护:《涵芬楼烬余书录》专家对谈会”在2018上海书展首日举行。上海文史馆馆员、张元济先生哲嗣张人凤,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本书整理者陈先行,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导周武,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陈小文,馆史专家、商务印书馆百年文化研究中心总编辑、该书责编张稷等出席对谈会,并围绕该书的写作、出版背景,“一•二八”事变对商务印书馆及中国文化造成的损失,该书的学术价值以及张元济先生和商务印书馆对中华古籍整理保护所做的特殊贡献等主题进行深度对谈,进一步丰富读者对《涵芬楼烬余书录》一书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的认知。

《涵芬楼烬余书录》是出版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先生耗费巨大心血编撰的最后一部古籍整理著作,也可视为新中国第一部公藏书志。该书承载了商务印书馆乃至近代中国一段不能忘却的伤痛,亦对今天的版本目录学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学术借鉴。《涵芬楼烬余书录》线装一函十册,作为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献礼之作,仅限量精印500套。

《树梢上的中国》新书首发,倡导绿色文明。8月15日,作家梁衡《树梢上的中国》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发布会由商务印书馆承办,商务印书馆文津公司总编辑丁波编审主持。发布会当日为2018年上海书展开幕首日,该活动作为中国出版集团的一场重要活动,上海展览中心的中心活动区内挤满了前来参加活动的读者。《树梢上的中国》是梁衡跋山涉水寻访人文古树后写就的一部散文集,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融入了作者“人文森林”的理念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倡导绿色文明的人文思考。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古树,挖掘古树及其背后动人的历史与人文故事,写就《华表之木老银杏》《万里长城一红柳》《中华版图柏》等经典力作。

《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讲述国难中的古籍抢救与文脉传承。8月15日,由商务印书馆、上海图书馆主办的“国难中的古籍抢救与文脉传承——《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专家分享会”在2018上海书展首日举行。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元济先生哲嗣张人凤,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叶长海,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周武,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本书整理者胡坚,商务印书馆编审、副总编辑陈小文等专家学者齐聚新书活动,围绕该书的内容及成书背景、商务人与抗争烽火当中的古籍整理、该书的价值与出版意义等主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精彩分享。商务印书馆百年文化研究中心总编辑张稷主持分享会。

《校订元明杂剧事往来信札》原书藏于上海图书馆,线装七册,竹纸装裱,存手迹348件、录副122件(含重复者),时间起于1938年6月22日,迄于1941年12月10日,形式分为函、契约、校例、须知、笺、表、条议、清单、书目、提要、样张、说帖、说明等,其中大部分均为首度公布。往来信札者包括张元济、郑振铎、王季烈、姜殿扬、丁英桂、胡文楷、袁同礼、蒋仲茀、孙楷第、李宣龚、孙伯恒、任绳祖、瞿凤起、王守兑以及教育部、商务印书馆等相关机构。此次整理工作主要包括考辨信札的写寄时间、写寄者或收受者,以写寄时间先后为序编列信札,分析与合并手迹或录副、正件或附件,依信札内容撮要拟写事由项,编制目录、附录等。

国内首部插花史著作《中国插花简史》回溯千年花事,品味中国优雅。8月15日,由商务印书馆主办的“回溯千年花事,品味中国优雅——《中国插花简史》品读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中国插花简史》第一作者、中式插花家孙可与读者分享了中国插花发展历史及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并现场创作了两个传统插花作品。

《中国插花简史》由中式插花家孙可及李响历时七年合著而成,分为6个板块,按照时间断代的方式系统介绍了中国插花发展史。书中200多幅古画及珍贵花器藏品照片,近百幅实物插花作品,详实再现了中国插花的风格、流变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赏鉴,是了解传统插花的有效门径,也是理性研究插花文化的全新探索。

该书切近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美好却疏于关注的“人与花”的母题,以创新的方式书写和呈现,将线下互动和线上知识服务有机结合,顺应了当下人们对文化传统的追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千载花事,一部可读、可赏、可思的经典之作。作为中国第一本系统讲述中国插花历史的图文著作,该书弥补了中国插花历史研究的空白,一经问世就备受关注。

2

贵州集团与上海世纪签署战略合作

8月15日,贵州出版集团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慕德贵出席仪式。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董事长黄定承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王岚分别代表双方签约。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成员、省版权局专职副局长王贤赓主持仪式。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刘晓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谢念,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新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副总裁周维莉,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董事长邓国超,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总编辑李筑等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优质资源开发、共享;数字出版融合升级;文化扶贫、文军扶贫建设;国学图书市场开发;教材教辅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中草药资源信息出版服务;人才交流;出版平台异地搭建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形成市场共拓、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与此同时,双方将着眼未来的深度合作与发展,形成常态化、多层级、紧密的交流互动机制。

此次签约,标志着贵州出版集团将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出版资源、技术、人才、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3

华东师大出版社发布“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

助力振兴教师教育 开启出版融合发展新格局

8月15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产品发布会暨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华东师大社)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咪咕数媒)重点实验室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书展首日举行。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孙真荣、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科技与数字处处长丁晓玲、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王健等出席发布会,共同开启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新的篇章。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咪咕数媒、依托华东师范大学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正式发布。同时,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咪咕数媒也借此项目,进行了实验室之间的深度合作,不但推出了首个教师教育垂直领域的产品,更是借此实现了实验室课题研究成果的落地转化。

2018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重点提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挂牌的上海市教育学出版中心,教师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优势领域,旗下 “大夏书系”系列图书已成为全国教师教育类图书的第一品牌。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到教育工作者当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坚持聚焦教师教育产品开发的核心工作,孵化出了“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系列产品,逐渐实现由教育出版机构向教育服务机构的转型升级。

徐炯充分肯定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在教育出版、融合出版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他认为“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的发布是对融合出版新业态的积极探索,将会成为在教师教育这一垂直领域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示范平台,为阅读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成为了推动全民阅读、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力量,在上海出版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这一平台的推出也使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于不断推进出版融合发展的工作更有信心和决心。

孙真荣指出,华东师范大学始终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学期,学校重点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同时响应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开展2018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引领着全国教育的发展,而出版社深深根植于华东师大学术研究的综合优势,本着“先进技术是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理念,打造出“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系列产品,把这些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突破现有的教师阅读、学习模式,创新构建起立体化支持服务体系。为落实党的重要指示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将为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及资源支持。

“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以华东师范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为依托,配套内置“大夏书系”优质学习资源的定制版kindle或咪咕阅读app,该平台也可以依托微信端进行阅读,并可在官网上实现精品网络课程的学习,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集数字图书阅读、教育资讯推送、教师交流互动和在线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全媒体知识学习平台。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咪咕数媒双双入选首批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并积极开展实验室间及行业间的交流合作,联手打造出“大夏悦读-教师专业发展e文库”产品。发布会上,王健与咪咕数媒出版业务部总监蒋力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将在过去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数字阅读、听书业务、纸质图书出版等领域开发出更多精准而优质的产品。

据张燕鹏介绍,咪咕数媒是中国移动旗下开展全媒出版、人工智能、手机报业务的专业互联网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阅读平台,此次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打造的“大夏悦读-教师专业发展e文库”产品,通过Kindle阅读器,呈现更加全面的阅读资源,提供更加均衡的阅读机会,供给更加丰富的产品体验,首次实现了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之间的深度合作,是新闻出版领域出版融合实验室产学结合的一次创举。

王焰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咪咕数媒此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华东师大社)重点实验室成立一年之际,精心呈现“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强强联手,立足国家发展政策,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实现实验室成果转化和落地。今后双方还将继续深入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合作,将围绕双方的优质资源展开全媒体联合开发,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到教育工作者中,将“出版融合发展”的规模效应释放到教育事业当中。

“大夏悦读——教师教育云平台”的正式发布,进一步完善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生态圈,成为助力“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器,形成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力量,期待借此平台的推出能够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携手咪咕数媒共启融合出版新时代,书写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新篇章。

4

2000余种京版图书、10场精彩活动

北京出版集团连续五年参展上海书展

拥有70年社史的北京出版集团已连续第五年亮相上海书展东一馆,今年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道路的历史与走向》《社会主义500年编年史》《中关村创业史话》等展现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主题图书,呼应本届书展特设的“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精品图书展”,还带来了助力冬奥、书写奥林匹克精神的《顾拜旦传》、“冰雪鉴”系列,以及《会饮记》《阳台上》《盂兰变》(彩插珍藏版)《莫蒂默的野餐》等各类名家的新品首发,共计2000余种优秀出版物、10场精彩活动与申城读者相约八月,共享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冬奥会等主题出版物新作迭出

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一带一路”等主题,北京出版集团在上海书展推出了一批精品出版物。其中,全面展示党史专家郑谦多年研究成果的《中国道路的历史与走向》围绕中国道路与市场经济、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等专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探索和发展,史论结合,是一本极具正能量的通俗理论读物,对时下的诸多国际事件也颇有借鉴意义。《社会主义500年编年史》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为核心内容,融合了各种社会主义史理论研究成果,全景再现了社会主义500年来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一带一路”图书方面,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收录当今俄罗斯文坛最有影响力作家的长篇小说的“俄罗斯当代长篇小说丛书”已于上海书展前推出4种。其中,佩列文的《“百事”一代》由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翻译,以准作家塔塔尔斯基在苏联解体前后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喝着百事可乐长大的一代苏联人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的心路历程。

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顾拜旦的名字家喻户晓。《顾拜旦传》一书区别于同类传记,历时四年半完稿付梓,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皮埃尔·德·顾拜旦的一生和对奥林匹克所做的贡献。

继中国首次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之后,2022年将再次迎来冬季奥运会,为宣传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出版集团在上海书展首发“冰雪鉴”系列图书,该系列由《冰·鉴:时光里的冰上运动》和《雪·鉴:人类滑雪的摇篮》两册图书组成。8月20日,中国第一位全国滑雪冠军单兆鉴兆鉴将就新疆阿勒泰岩画发现与当今滑雪运动和滑雪文化的发展等等问题与上海读者亲密互动,现场介绍冬季运动的魅力。

重磅京版社科类、文艺类图书大放异彩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的新作《会饮记》在上海书展首发,该书收录了李敬泽近年来在《十月》杂志专栏刊登的系列作品,是继《青鸟故事集》《咏而归》之后的又一力作,李敬泽用亲历者的眼光,从历史的深邃中观照当代文学的现场,去寻找那些隐没在历史的背面和角落的人。8月17日,复旦大学教授、评论家张新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毛尖,文化评论家黄德海与李敬泽一起分享他的文学地图。《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一书的新书首发会也于8月20日举行,作家潘向黎好友,沪上著名主持人曹可凡与作者一起品鉴中国古典诗词素朴、真诚的情感,娓娓道来。上海本土70后著名作家任晓雯新作《阳台上》精选了作家二十年间的中短篇小说九篇,新书分享会在8月16日举行,评论家李伟长与作者一起解读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据了解,由周冬雨等明星主演的同名电影也将于近期上映。

五年来,备受上海读者喜爱的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北京出版社品牌图书“大家小书”自2002年首辑出版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沉淀与积累,目前已出版164个品种,累计销量突破500余万册,《唐宋八大家——古代散文的典范》《长城史话》《中国文化六讲》等新品在书展现场甫一亮相即受到“大家小书”忠实读者的欢迎。著名诗人西川新作《唐诗的读法》,蔡登山将携《一生两世》《多少往事堪重数》,著名自由撰稿人孟晖与插画师王非新书《盂兰变》均备受关注。

童书嘉年华展区京版童书琳琅满目

上海书展期间,北京出版集团在童书嘉年华的展区人头攒动,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摆渡船当代世界儿童文学金奖书系”、最新改版“成长文库”系列、VR、AR图书,吸引了大批小读者的到来。秉承《十月》杂志的纯正文学品格,填补了我国儿童文学期刊空白的《十月少年文学》再次来到申城,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书海阅读的主题乐园。

被誉为“学生安全宝典”的《跟陈士渠学自我保护》帮助孩子从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网络安全、出行安全和突发情况、自然灾害等方面掌握自护自救知识。一经出版就入选了“广东2018暑假读一本好书”推荐书目。

8月19、20日两天,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著名阅读推广人梅子涵连续两天作客北京出版集团嘉年华展区。由秦文君主编并附精彩解读,汇集中外作家名篇,适合女孩品读的“女孩的时光书”系列在上海书展首次面世。该系列目前已推出五种,内含铁凝的《哦,香雪》、彭学军的《油纸伞》,秦文君的《女孩莘莘的日记》等经典之作,主题温暖向上。

5

“网红书”《云彩收集者手册》译者分享会引关注

天空中的云彩变幻莫测,但很少有人知道云彩有着科学的分类体系,每朵云彩都有自己的名称,而且代表了各种各样的大气状态。8月15日,一场名为“天空的表情我知道”的读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举行,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王燕平、国家天文台《中国国家天文》编辑张超以《云彩收集者手册》译者的身份,与读者分享了蕴藏在美丽云彩背后的科学知识。

《云彩收集者手册》是世界著名气象爱好者组织——赏云协会的官方科普读物。该书由该协会创始人加文·普雷特-平尼执笔,生动幽默介绍了46种云与大气现象,还收录了全世界云彩爱好者拍摄的100多张特征鲜明的摄影作品。书中提供了饶有趣味的记分打卡系统,读者通过收集云彩,可以获得相应的集云分数,云彩越罕见,分数越高。为普通读者了解云彩、了解气象学常识提供了入门的途径。2018年3月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后,引发了国内读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分享云彩照片的热潮,被称作“网红书”,并得到了气象学和天文学领域专家的肯定。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认为,任何年龄段的读者都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关于云彩的知识。

王燕平和张超是国内知名的天文科普工作者、显微摄影师,在国内较早开展云彩科普工作。他们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用相机记录云和大气现象的习惯,并著有云彩图鉴《云与大气现象》和大量气象相关的科普文章。应译林出版社邀请翻译《云彩收集者手册》时,他们严谨地还原了书中的专业术语和科学表述,并体现了作者平易、机敏的文风。

此次活动中,王燕平和张超向读者讲解了云彩的基本类型,以及观察和收集云彩的方法。在互动环节,张超与读者分享了辨识云彩的心得。

据悉,《云彩收集者手册》是译林出版社“天际线”丛书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该丛书主要收录新知、自然、科普方面的非虚构类书籍,目前已出版《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等,今年还将陆续推出《鸟类的天赋》《水的密码》等图书。“天际线”丛书收录的作品,均以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的某一个侧面为切入点,凭借广博的视角和生动的叙述,使看似平凡的事物成为一段丰富的历史,一条联系自然世界与人类文明各个层面的纽带,对国内科普作者来说是值得借鉴的对象。

6

朝华社《詹同精选集》收录詹同经典动物题材儿童漫画作品

8月15日,由朝华出版社主办的《詹同精选集》图书签售会在上海书展举行。朝华出版社社长汪涛、副总经理刘冰远,詹同子女詹咏、詹萤等参加了此次签售会。《詹同精选集》收录了詹同创作于20世纪60~80年代的经典动物题材儿童漫画作品,包含《动物园》《猪八戒吃西瓜》《小熊拔牙》《狐狸学老虎》《乌鸦和狐狸》《龟兔赛跑》《小鸽子救火》《不听话的山羊》《水獭和蟾蜍》《两只小猫》共10部,其中由儿童文学作家林颂英撰文的《动物园》,由编剧、儿童文学作家包蕾撰文的《猪八戒吃西瓜》曾获多项大奖。本套书画风调皮活泼,故事风趣、启迪成长,是美术大师代表作,是童心与智慧的结合,主题涉及情绪管理、团结友爱、勤劳智慧等多个方面,寓教于乐,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6岁以上小读者独立阅读。

朝华社社长汪涛表示,朝华出版社是中国外文局下属出版单位,从1982年建社伊始就担负起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近年来朝华社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精耕细作,深耕朝华社中国风品牌,致力于向国内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6月出版的《詹同精选集》正是社里有特色、有亮点的传统文化图书之一。

7

幽默大师周锐:童话以当代社会的中国孩子为主角

8月15日,著名少年儿童作家、幽默大师周锐携新书“周锐幽默系列”在上海书展童书嘉年华与读者见面,这些作品是作者精心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是少年儿童乐观性格培养必读经典著作。活动由现代出版社、上海新华共同举办。

周锐的作品,从表面上、浅层次来看,写的是幽默;从实际上、深层次和内在性来分析,其实周锐的作品,谈的是现实,谈的是生活,谈的是人生。其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让人脑洞大开,他在作品中,打破人们对既定世界的传统认识,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别开新路,别出心裁,重构世界,形成童话作品,让人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崭新的美感享受,愉悦的审美感受。

比如,在写《两个王子和一千头大象》时,作者周锐就运用自己在云南当知青的素材,在写作《两个王子和一千头大象》这样的作品时,就利用当年生活过的那块坝子。写《生日点播》时,灵感就来自于广播。

正如孙幼军所说,周锐的孩子气,他的形象能力,他的幽默感,可以说是天分。但他总在勤奋地学习新东西,总想突破自己。周锐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创新。

作者自己说,在童话《明星和他的四个替身》的最后,得胜的功夫片明星想着:其实我只是战胜了自己呀。但战胜自己并不比战胜别人容易,有出息的人应该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周锐的童话是以当代社会的中国孩子为主角。周锐把所有孩子当朋友,因为童心是相通的,是共同的。

周锐曾大胆坦言,“自己的作品要像个‘东西’!” 我想,写出个东西,不管别人说它像什么,不像什么,重要的是它要像个“东西”。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说,周锐大概是最适合写儿童文学的了。他是用一种带了童趣的眼睛来看、用一种带了童趣的心灵来领会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经他这么一看、一领会就什么东西都涂上了童趣的色彩。一个没有活力的、刻板的、索然无味的世界,一经被他看过、领会过,就立即显得生机盎然、趣味横生。

作者:倪成、穆宏志

推荐阅读

转载请注明:好现场 » 上海书展首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抽奖活动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